夯基补短 充电蓄能--薛家湾供电公司召开第一期管理人员管理创新培训班
银华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总监董岚枫,工银瑞信基金研究总监修世宇、宏观策略负责人林念参与交流。
北京阶梯气价第一档每户年用气340立方米,覆盖80%人口,平均每户天然气支出894.2元,人均334.9元,是家庭平均支出的1.04%。居民供气价格长期倒挂,燃气企业从哪里支出这些钱?你房子住不住都要缴纳物业费,怎么到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就讲不通了?对这些问题充耳不闻就能够证明你代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了吗?一些媒体和专家,站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制高点上,却不知不觉危害了消费者的安全和长远的利益。
按1.4亿户计算,每户平均消费340立方米,这其中包括采暖用户。电网在居民电价无法盈利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继续大规模来投资建设配电网及各种配套设施,配电网的容量就被限制在本地能够承受的补贴范围之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安全可靠的能源系统将比一个廉价不安全的系统更加重要。城市燃气行业倡导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理念,而真正尊重生命的技术却因为不科学的价格机制而可望不可即。我们今天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了,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已经达到32189元,比2010年增加53%。
首先就是燃气公司的安全投入不足,带来长期的安全隐患,也挤压了技术进步的空间。要保证按期更换这些到寿命的配件就必须收取固定费用,这不是你亲民不亲民,保护不保护消费者利益就能够回避的。用电需求增速超过预期水平。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预计浙、鲁、陕、渝、苏、京津冀等地今年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间,均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尖峰缺口。今年前5个月,我国原油进口均价同比上涨9%。近期陕、甘以及京津冀等多地水泥价格每吨上调了20~60元。
煤炭产能区域集中度提高,区域间供需格局趋紧。1~5月,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全面上涨,增速最高的电力行业超过20%,全国火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813小时,创2015年以来新高。
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供需再平衡、经济调整的内在要求,要积极打压市场中的过度投机行为,也要允许市场通过价格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4月下旬,沿海8省电厂存煤可用天数12.5天,远低于20天的安全水平。6月,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突破每桶70美元、74美元,均创下2018年10月以来新高。(二)部分地区电力交易价格走高,真实反映电力供需偏紧形势5月,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紧张。
当前,国内油气企业应抓住宏观经济复苏、油气市场需求回升、价格上行的契机,大力实施稳油增气战略,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从政策因素来看,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强刺激。(三)冷静客观看待市场价格波动在过去历次危机的复苏过程中,大宗商品在一个阶段内出现较大幅度的涨价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因为供给恢复一般滞后于需求,只不过疫情反复造成的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缺口。参与碳交易和实施碳税,通过购买碳配额,企业生产成本将增加,尤其对石化、重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影响最大。
超预期的价格上涨使得部分售电公司出现批零倒挂情况,5月份售电公司总亏损金额约5.16亿元,亏损面高达84%。为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源网荷储各环节的灵活性资源和运营的投资将加大,电力系统整体成本将会明显上升。
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三次点名大宗商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原油价格上涨经下游产品汽油、柴油价格传导,直接对CPI交通工具燃料、居住水电等项目带来冲击。
据测算,如当前利用CCUS实现零排放,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成本分别将增加22%、156%、34%。错峰限电导致产能受限,加剧了某些工业产品的供应紧张形势。天然气采购价走高推升燃气电厂燃料成本,影响天然气电厂增发调峰。(一)资源需求方复苏强劲,拉动消费需求快增长全球经济复苏逐层递进、快慢有别。(二)重视中长期降碳去碳带来的成本上涨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价格将在商品的生产成本中得以体现。近期,国际油气价格创两年半以来新高,煤炭价格涨至十年新高,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暴涨,短期矛盾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相互叠加,电力安全、供应链安全问题苗头显现,在经济复苏时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一)煤炭价格淡季暴涨,影响电力供应安全5月以来,受国际供需形势及大宗商品联动上涨影响,全球三大区域煤炭价格节节攀升,现货价格均涨至近十年高位水平。2~3月,也门胡塞武装袭击沙特石油设施,布伦特原油一度突破70美元/桶的关口。
我国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内需与外需同时扩张,随后主要经济体疫情形势好转,经济复苏强劲,石油消费快速反弹,国际原油价格稳步上涨。1~5月,我国煤炭进口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13%。
长期,要通过体制改革、考核倒逼、政策支持引导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严重供大于求局面得以扭转,供需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过剩转为结构性不平衡,受新旧资源交替、生产运输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平稳供应面临一定压力。
广东电网用电负荷破亿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目前已破历年记录,尖峰需求不断攀升加剧电力缺口紧张。下游扩产太快,上游产能跟不上,供需严重失衡,导致硅料价格暴涨。随着保供稳价一系列政策出台,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至合理区间。2020年9月,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拉开扩产大幕,争夺市场份额,但与中下游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扩产速度相比,硅料扩产周期要多出7~8个月的建设期,产能释放相对缓慢。
一头涨价、一头降价,使得风机厂商遭受两头挤压。2月下旬得州遭遇罕见极端寒潮天气,美国原油产量追平史上最大降幅。
5月我国LNG进口量创历史同月最高纪录,进口气源成本的持续上涨带动接收站价格上涨,6月初进口LNG到岸价接近4200元/吨,也创历史同月最高纪录。如果这部分成本向下传导,意味着碳价格将在更多的商品价格中得到体现。
要加大抽蓄、新型储能等灵活调节电源发展支持力度,建立容量市场+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完整的电力市场体系,共同为电力供需平衡提供健全的价格信号。国外通胀走高对我国造成输入性影响,推高我国PPI涨幅。
铜、锂储备量居世界第一的智利受疫情影响,铜产量已连续10个月处于下降态势。5月,云南多家火电厂因电煤短缺而陆续停机,江西省到厂标煤单价最高达1500元,60万千瓦等级机组当月均已出现亏损。受市场实际需求大增、库存不足、扩产缓慢等多种因素影响,硅料供需极度不平衡,价格快速上涨,5月已涨至每吨20.5万元,是去年底的2.4倍,创2012年2月以来价格新高。要科学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力度和节奏,做好煤炭产能退出后的资源和运力接续,做到先立后破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同时要防止各地因碳中和搞一刀切,人为大幅削减煤炭产能。
(四)国际地缘政治事件频发,成为油价上涨导火索今年以来,全球发生数起地缘政治事件,成为油价短期上涨的导火索。我国石油进口多集中于中东、北非等地缘政治不稳定地区,92%的进口集中于海运,通道沿线与我国存在主权争端国家较多,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是影响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风险因素。
(五)光伏产业快速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硅料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光伏产业上下游供需严重失衡,硅料供给周期与下游需求周期错配。我国此次价格波动也存在供给端借题发挥、资本层投机炒作、个别企业囤货炒货的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价格波动。
目前我国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定价体系,如果油价大幅上涨,将引发国内商品市场价格联动,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影响物价稳定和相关产业发展。(二)资源供给方疫情反复,拖累供给能力慢恢复今年,部分资源供给国疫情爆发,重要矿产企业停工,导致产能收缩。


【活动回顾】“非遗文化走进沈福村”之非遗内画活动圆满举办


老年/特约门诊尊老敬老真心为老受好评


四川省第三届医学和动物细胞生物学专委会学术交流会召开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四次医学伦理


我院石运莹、王蕾入选2013年度“蒋庆云·德医基金”将赴海外知名院校访学


1999万元!合肥喜揽3注双色球头奖


上锦院区二期病房护理人员正式到岗


第十六届四川省骨科年会在蓉召开


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天成分园:萌娃学交通 平安伴我行


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积极参与2023马鞍山采石矶 半程马拉松比赛
